高二学生早恋引发的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

父母因管教女儿早恋引发的心理问题案例

 
         摘要:来访者,女,17岁,高中二年级学生,美术特长生。近期表现烦躁、易怒、易哭泣,伴有食欲不振和难以入睡三个多月。在家人的带领下来到了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中心,心理老师对来访者进行了症状自评测试量表(SCL-90),结果显示人际敏感2.5,抑郁1.5,焦虑2.8。从严重程度,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师主要采取了合理情绪疗法和放松技术,经过五次咨询,求助者的焦虑和人际关系等主要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SCL-90测验结果人际敏感1.7,抑郁1.3,焦虑1.8。

        有效引导和正确看待早恋

一、一般资料
       来访者,女,17岁,美术高中二年级学生。父亲常年在外地上班,母亲为产科医生,家境富裕。求助者是家中独女。母亲身体健康,孕、产及哺乳期未服用特殊药物。她3岁上幼儿园,7岁上小学,聪明、乖巧听话,成绩优异,深得父母与老师的喜爱。求助者身体健康,没有重大疾病和精神病史;13岁上初中后因早恋成绩开始下滑,但保持在中等偏上水平;母亲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加以阻止,造成该生情绪不稳定,爱发小脾气;与母亲和同学关系紧张,朋友较少。症状自评测试量表(SCL-90),测试结果:躯体化2.1,强迫症状1.5,人际敏感2.5,抑郁1.5,焦虑2.8,敌对1.6,恐怖1.1,偏执1.2,精神病性1.0,其他2.4。

       躯体化、人际敏感、焦虑因子明显高。

二、主诉与个人陈述
       主诉:烦躁、易怒、易哭泣,伴有食欲不振和难以入睡三个多月。
个人陈述:三个多月前因自己与某男同学关系较好,有同学密告其母亲他们在早恋,母亲知道后不问青红皂白把自己臭骂一顿,为此跟母亲发生了激烈的争吵,认为母亲不尊重自己,结果母亲气急之下又动手打了自己两个耳光,还强行为把自己转到其他学校就读。来到一个陌生环境后情绪低落,无心学习,上课不能专心听讲,常常走神,对所开设的课程不感兴趣。想起妈妈对自己的态度就想哭,一想到这些就会担心和烦躁。晚上躺在床上脑子里总会想,妈妈怎么会这样对我?妈妈是不是不爱我了?紧张而无法入睡。第二天早晨醒来,没有精神,心情糟糕,忍不住时就会发脾气、扔东西,担心自己这样下去会崩溃的。又想到,既然自己已经来到学校还是要以学习为主,但是却无法集中精力去学习,想和妈妈搞好关系也不知道该怎么做,所以前来求助。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一)咨询师的观察:求助者衣着整齐,神志清楚,面容憔悴,因为睡眠不好有明显的黑眼圈。智力正常,语言表达清晰,语速较快,情绪不稳定,有自知力,主动求医。
(二)班主任和同学反映:上课无精打采,与同学关系紧张,爱发脾气。晚上睡不着觉时会捶床或一个人躲在被窝里哭泣。

        四、评估和诊断
(一)求助者心理状态评估:
    精神状态:情绪不稳定,烦躁,易怒。
    生理功能:睡眠质量差。
     社会功能状况:与周围同学相处不融洽。与母亲存有隔阂。
心理状态属于正常但不健康范围。
(二)诊断:一般心理问题
(三)诊断依据:
       根据对来访者临床资料的收集,家中无精神病史,本人也无重大疾病史,来访者本人对症状有自知力,也有主动求医行为,根据精神活动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判断,可排除重精神性病。
       来访者目前心理与行为问题主要表现为认知上存在错误观念;烦恼,心情压抑,人际关系紧张;持续时间不到两个月,反应内容未泛化,有很好的自知力和求治愿望,符合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
    心理测验结果支持本诊断。
(四)鉴别诊断:
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行为,无思维逻辑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与神经症相鉴别:根据许又新教授关于神经症的诊断标准,该求助者的病程为三个多月,虽然感到精神痛苦和烦躁,但并未严重影响到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未见泛化和回避,也没有出现心慌、发抖、出汗等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的障碍,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3、与严重问题相鉴别: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发生时间较短,内心冲突不属于道德性质且未变形,不良情绪未泛化,社会功能未受到严重破坏,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4、与适应性障碍鉴别:求助者虽然是初到一个陌生环境,但主要问题是和母亲关系紧张,焦虑、担心所引起,因此排除适应性障碍
(五)病因分析:
1、生物学原因:求助者17岁是处于青春期的女孩,心智还不成熟,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差,情绪强烈且不稳定。
2、心理原因:
1)存在不良认知:如“妈妈这样对我就是不尊重我在剥夺我的自主权”。
2)行为模式上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技巧。
3、社会原因:
1)父母不让自己与异性接近,接近就认为是早恋。
2)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
3)由一所学校中途转入另一所学校,环境的适应需要时间。

       五、咨询目标与咨询方案
(一)、咨询目标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与求助者协商确定以下咨询目标:
1、近期目标与具体目标:
1)缓解求助者的焦虑、烦躁情绪。
2)矫正其不合理的认知,消除情绪困扰,恢复正常的情绪状态。
2、长期目标与最终目标:
1)能运用到所学的ABC理论发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合理信念,及时调整心理状态。
2)学会控制自己情绪,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咨询方案
    1、咨询方法
    肌肉放松法、合理情绪疗法。
针对求助者的主要问题和临床表现,拟通过行为疗法中的放松训练帮助其缓解当前的焦虑和烦躁情绪;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引导求助者对自我的认知模式进行探索,修正认识偏差。
2 咨询原理:
1)行为疗法中的放松训练是通过训练使求助者有意识的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降低唤醒水平,改善机体紊乱功能的心理疗法,以减轻求助者的焦虑、紧张情绪。
2)合理情绪疗法(简称RET)是美国心理学家艾里斯于20世纪50年代首创的一种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又称“理性情绪疗法”,它的核心理论是ABC理论。艾里斯认为,在情绪产生的过程中有三个重要的因素:
A:诱发情绪发生事件
B:人们对诱发事件所持的相应的信念、态度和解释
C:由此引发的人们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
艾里斯认为,C并非是由于导致情绪发生的诱发事件A直接引起的,C的性质及程度主要取决于B,即由人们对这一引发事件的解释和评价B所引起的,强调情绪的来源的个体的想法和体验。合理情绪疗法旨在通过纯理论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造成求助者困扰的非理性观念,并建立起合理的、正确的观念,以帮助他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
(三)、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
求助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A、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
B、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C、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权利:
A、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
B、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C、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
D、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E、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
A、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
B、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C、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A、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B、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C、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权利:
A、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B、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
C、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义务:
    A、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
B、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C、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D、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之求助者。
(四)、咨询时间与收费
咨询时间:每周六,每次50分钟。
咨询费用:免费。

       六、咨询过程:
咨询阶段大致分为:
1.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
2.心理帮助阶段;
3.结束与巩固阶段
具体过程:
第1次咨询:2013年10月13日
目标:收集求助者的相关资料,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明确主要问题并协商确定咨询目标。
方法:会谈、心理测验。
过程: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心理咨询的相关事项及规则,强调保密原则;与求助者会谈并收集临床资料,了解求助者的内在矛盾和求助意向;进行SCL-90心理测验,根据临床资料进行初步分析并与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
布置作业:
妈妈为我做的事情
第2次咨询:2013年10月20日
目标:进一步了解求助者的认知方式,加深咨询关系,缓解求助者的不良情绪体验
过程:
检查求助者的家庭作业完成情况,妈妈给我做饭、洗衣服、打用写信的方式给我道歉……她应该是爱我尊重我的。与求助者一起探讨内心体验的适度表达对缓解情绪的作用。指导求助者进行简单的肌肉放松训练,缓解其烦躁、不安的心情。通过开放式和封闭式询问、具体化技术等进一步了解求助者认知方式。利用合理情绪疗法对ABC理论的解释,使求助者能够认识到ABC之间的关系并尝试结合自己的实际问题进行初步分析。
布置作业:
1、采用肌肉放松训练缓解焦虑情绪
2、记录引发情绪的事件,找出A事件、B信念、C结果
第3次咨询:2013年10月27日
目标:寻找和确认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激发求助者的自我探索和成长。
过程:
讨论作业的完成情况。段某对放松训练的反馈“睡眠有所改善,没原来那么烦了”。事件记录情况的反馈:比如A来技校读书,C伤心、难过,B妈妈应该听我的。与求助者一起讨论不合理信念对情绪的影响,使求助者发现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妈妈爱我就要听我的……在更深层次上认识到自己现在焦虑、紧张是由于她不合理的信念造成的,进一步领悟到不合理信念与自身情绪问题的关系。
布置作业:
写出不合理信念和它对自己现在生活的影响
第4次咨询:2013年11月4日
目标:修正或放弃原有的不合理信念,并代之以合理信念,从而减轻或消除求助者的情绪困扰。
过程:检查家庭作业,采用苏格拉底的“产婆术”辩论技术协助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的非理性的核心观念“妈妈爱我就应该听我的”,并代之以合理、正确的观念,学会运用“黄金规则”来纠正自己的观念。
咨询师:妈妈爱你吗?
求助者:我也搞不清楚了。他给我做饭洗衣服,病了还带我去看病,把好吃的都留给我,这些好像是爱我,可为什么他不听我的意见呢?
咨询师:你是对你妈妈是不是爱你有怀疑?
求助者:应该是吧。他要真爱我,就不应该打我骂我。
咨询师:你爱你妈妈吗?
求助者:......(沉思)以前爱。现在说不清楚。
咨询师:你确信以前是爱你妈妈的吗?
求助者:是的。我确信。
咨询师:那你以前很听你妈妈的话,不论什么事情。
求助者:我是很听话,可也不是什么都听。事实上,有一次我偷偷到网吧去了,我妈妈是不让去的。
咨询师:要按你的逻辑,你没听你妈妈的话去网吧就是不爱你妈妈,你刚才又说你以前很爱你妈妈,你是不是有点前后矛盾?
求助者:......
布置作业:
写出自己改进的合理信念
第5次咨询:2013年11月11日
任务:巩固咨询效果,鼓励求助者将学到的技术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过程:
对前面的咨询过程作总结,通过让求助者谈自己的心理感受和收获来巩固咨询效果,肯定她在整个过程中的成长。进行SCL-90测验,反馈测评结果。建议求助者多与父母和同学沟通,鼓励求助者从新的角度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利用自己学到的方法进行自我调节。

       七、咨询效果评估
1.求助者自评:1月初主动来找咨询师说自己现在和妈妈关系好了很多。
2.他人评价:班主任反映最近上课认真听讲,成绩有所提高,发脾气的次数明显减少,和同学能和平相处。
3.咨询师的评估:回访和跟踪的结果表明,基本达到咨询目标。
4.心理测验结果:
SCL-90测验结果:躯体化1.4,强迫症状1.3,人际敏感1.7,抑郁1.3,焦虑1.8,敌对1.0,恐怖1.1,偏执1.2,精神病性1.0,其他1.6。
躯体化,人际敏感,焦虑明显降低,说明求助者的问题基本缓解。
 
参考文献
      (1)郭念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民族出版社,2011年6月,383页。
      (2)郭念锋.心理咨询师(二级)民族出版社,2011年6月,66页。
      (3)郭念锋.心理咨询师(三级)民族出版社,2011年6月,114-129页。
      (4)明宏.心理健康辅导-个体辅导(修订版)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分公司,2007年8月第1版,60页、83页。
 
       产婆术(art of midwifery):亦译“接生术”、“助产术” ,别称“理智助产术”、“精神助产术”。是指古希腊苏格拉底关于寻求普遍知识的方法。通过双方的交谈,在问答过程中,不断揭示对方谈话中自相矛盾之处;从而逐步从个别的感性认识,上升到普遍的理性认识、定义、知识。苏格拉底一贯自称无知,但却能帮助别人产生知识,正像他母亲费娜瑞特(Phaenarete)是一个产婆,自己年老不能生育,却能给人接生一样。